“鸟巢”特殊的志愿者:与现场一墙之隔,却只能“聆听”开闭幕式

   时间:2022-03-16 16:32 来源:光明网

  来源标题:“鸟巢”特殊的志愿者:与现场一墙之隔,却只能“聆听”开闭幕式

  随着奥林匹克火种在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熄灭,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也正式宣告结束。“鸟巢”这个承担了四场盛大开、闭幕式活动的非竞赛场馆,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,他们的办公区域在四楼看台包厢,距离观众看台只有一墙之隔,但他们只能用耳朵去“聆听”一场闭幕式。

  这群特殊的志愿者就是“鸟巢”场馆通信中心(VCC)团队,他们的职责是负责四场开、闭幕式当日及所有彩排期间场馆的集群通话监听记录工作。整个团队共有15名成员,分别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和清华大学,中国政法大学2019级法学专业的陈星宇便是15名志愿者其中的一员。

  “开、闭幕式工作像是一台设计精良、结构复杂的机器,不允许有任何失误发生。而‘鸟巢’VCC团队就是让这台机器更加高效、准确地运行。” 陈星宇说,他们就像是“鸟巢”的大脑,很多信息都要经过团队处理、传达。“由于开、闭幕式工作涉及大量的情况通报以及指令传达,加之场内较为嘈杂且通信需求量较大,各负责人在场馆内进行工作调度时均使用手持对讲机进行联络沟通,我们需要对这些通话进行记录,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还要及时上报。”在陈星宇看来,“耳听八方”是对“鸟巢”VCC志愿者工作最好的写照,大家还亲切地称VCC为“巢办”(“鸟巢”办公室)。

  由于“鸟巢”VCC团队特殊的工作性质,陈星宇不能亲眼见证开、闭幕式现场的盛况,但他可以通过手持对讲机了解整个“鸟巢”发生的一切,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来“观看”开、闭幕式。

 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那个晚上,给陈星宇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。“手持对讲机的通话从下午开始就响个不停,晚上开幕式正式开始,当听到手持对讲机陆续传来‘北京已点燃,延庆已点燃,张家口已点燃’这些传递火炬成功点燃的声音,伴随着窗外响彻云霄的烟火,我们的办公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”

  那一天,陈星宇记录了四百多条通话,是两个多月来记录最多的一次,这一条条通话记录也为日后的工作复盘打下了基础。未能亲眼见证开幕式的召开,对陈星宇来说难免感到一丝遗憾。但他并不觉得孤单,“整个世界是能看到我们的,能知道开、闭幕式成功背后有我们的一份力量。”做好本职工作让陈星宇觉得比亲眼见证开幕式更让人自豪,“我们能够感受到仪式现场的每一个环节是如何进行,工作人员是如何保障一场开闭幕式得以顺利举办。我们深知自己的工作也在为开、闭幕式成功举办贡献力量,我们的付出是为了让更多人尽情享受这场冰雪盛会,虽然是在幕后工作,但整个场馆还有无数的工作人员与我们一起,默默地守护这场盛会的精彩。”

  看似简单的记录监听工作,但想要成为一名“鸟巢”VCC志愿者并不容易。陈星宇介绍,首先要通过24个科目的线上统一培训及考试,只有每一科成绩都90分以上才算合格。此外VCC志愿者们需要在1月就开始进入“鸟巢”接受培训,并进行各类上岗前的准备工作:熟练掌握手持对讲机和固定台的通话与监听方式,不断练习使用规范用语,将参加开、闭幕式工作的人员组织架构牢记于心,此外还要提升打字速度,锻炼速记能力,等等。虽然整个过程十分辛苦,但在陈星宇看来,这些培训对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。

  除了负责四场开、闭幕式的监听记录工作,在日常,陈星宇和其他14名志愿者还承担着如开闭幕式物资分发等各类行政工作。从1月13日开始,陈星宇等VCC志愿者们已经共同奋斗了59个日日夜夜,几乎踏遍了“鸟巢”的每一个角落,成了对“鸟巢”最熟悉的志愿者,环廊、“鸟巢”文化中心、奥运博物馆、各业务领域办公室……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。

  每天见证朝阳的升起,也和满天繁星结伴回程。在人群看不见的地方注视着人群,在世界看不见的地方关注着世界。陈星宇说,这是“鸟巢”VCC志愿者的一种情怀,也是他们的一种坚守。

 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
 
更多>同类视点
全站最新
热门内容
媒体信息
新传播周刊
新传播,传播新经济之声!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